数学
“慢读快写” 理清题意再动笔
点评人:南宁三中数学学科中学一级教师 韦剑
高考中的数学科目出现非智力因素的失分,与考生平时训练不够严谨有关,考试中就主要表现在看错、抄错、算错三方面。
看错即审题不严不全,如将题目的“锐角三角形”错看成“三角形”,忽略“锐角”;抄错即在填写答题卡、誊写答案时,将A题的答案,填进了B题的答题区域里等等;算错也是常见丢分原因,例如在近些年解立体几何解答题时,考生喜欢用向量法解题,丢分考生常常套用的公式都正确,解题思路很清晰,但第一步在向量坐标计算时就算错,将错误坐标代入公式计算自然出现错误结果,导致本该拿满分的题最多能拿到一半的分数,而每年这样的考生都很多。
此外,考生“会想不会写,会写答不全”也造成失分。数学考试对考生逻辑的严密性要求很高。在解答题的解答书写中,哪些解题步骤和思路需在卷面上体现、哪些不需要考生过多叙述,也就是哪些不可“跳步”答题,很多学生都把握不清。例如2005年广西理科高考题第17题,在解绝对值不等式这步,不少考生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可快速得出结论,但根据当年的国家评分标准,要用零点分段法来表述推理步骤,对于解答题,用这种方法作为解答,因其逻辑上严密性不足,没能给满分。
建议考生把握先易后难的原则,花50分钟左右解答选择填空题,剩余时间用来攻克大题。在解题时一定要“慢读快写”,先审清题意,再动笔。当分析思路卡在一半的时候,可回头重读题意,一方面检查题意的阅读是否有遗漏或误读,另一方面可重新理顺思路。考试时,由于命题老师不同,一些考题的叙述方式和符号表达可能和平时做题的形式有出入,考生不适应时,尤其要“慢读”,入准题,找对思路再下笔。此外,若遇不会的考题,也不要留白,尽量把平时掌握的相关公式写上,辅助线做好,可争取到一定的步骤分。条件允许的同学,可以去研究一下往年高考国家评分标准的赋分标准和答题规范性。争取做到会想的题也会写,且比较容易拿高分。